內容來自YAHOO新聞

台灣史料 創造抗戰論述高度

旺報【記者李怡芸╱台北專訪】

70年前的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以日本為首的太平洋戰爭告終,同時也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。

終戰70年的今時今日,在二戰時犧牲慘重的中國,其貢獻卻一度被西方遺忘,而今包括台灣、大陸乃至美國學者,都想重新審視這場戰爭及中國對日抗戰的價值。國史館館長呂芳上指出:「許多當年的重要史料都在國史館,而台灣對史料的開放,已然創造出超越政治的論述高度。」

終戰勝利70周年,國史館以「從戰爭到和平: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紀念特展」和紀錄片《破曉時分:抗戰勝利與受降》作獻禮。特展著眼於人與戰爭的關係,展示了戰時的民生用品如棉衣、草鞋,以及嚴重缺鹽,經常躲防空洞等當年全面受戰爭影響的生活;紀錄片則聚焦於東京灣、南京與台北公會堂(今中山堂)的3場受降典禮,首次詳盡展示簽署降書的過程,將是研究者的重要參考資料。

堅持 讓中國贏得勝利

「從當時親歷者的口述可以強烈感受在艱苦8年後的勝利是多大的喜悅!也讓今人反思戰爭的影響及和平的寶貴。」呂芳上說。影片中尋訪了多位當事人,如老戰士鄧振華就形容:「鳴槍,狂野的鳴槍,高興死啦!勝利了!好回家了!」也有美國前外交官陶涵分析受降的意義:「中國戰場的勝利原因,我認為是堅持,從領導者到軍隊、人民的堅持。迎來的勝利是全中國人的。」

從7月在台舉辦的抗戰勝利7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,呂芳上也指出,可看出中國在二戰中的重要性被國際學者關注,且哈佛大學教授柯偉林就提出:打贏抗戰的是國民政府而非共產黨,如今中國大陸的崛起也並非全是鄧小平的成就,而是二戰被列入「四強」開始奠下的基礎。

儘管抗戰的紀念,大陸有其地利之便,台灣僅能以檔案、照片作為討論對象,但呂芳上強調,就抗戰的論述而言,已經能夠看到「歷史事實是包不住的」趨勢,這幾年,大陸也認同正面戰場是蔣介石領導的國民軍為主力。

史料檔案 為歷史作證

不過,對岸始終未放棄「共軍為抗戰的中流砥柱」說法,對此,呂芳上認為,台灣的多元、自由是值得引以自豪的,「大量開放的史料檔案,就足以作為對其他地區的反擊。」以大陸著名現代史史學家,中國大陸研究蔣介石第一人楊天石為例,其《蔣介石評傳》就完全是立基於台灣的史料。

富邦MOMO購物網
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台灣史料-創造抗戰論述高度-215005395--finance.html

887B9D19D17B77E6
arrow
arrow

    imcf1gi24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